恩施日报讯 (全媒体记者田景文)8月23日,州委书记胡超文到恩施市调研施州古城保护与开发工作,强调要树立保护优先原则,活化利用施州古城文物资源,推动文化传承创新,科学有序合理规划,以全域旅游理念综合开发利用,使省级文化名城焕发新的活力。
州委常委、常务副州长张远梅,州委常委、州委秘书长单艳平,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邢祖训参加调研。
恩施古称施州,施州古城位于恩施高新区六角亭街道办事处,是古老的施州、施州卫、施南府所在地,街巷布局及传统风貌完整,是全国保存较好的古代山区城池,被专家誉为“山地城池活标本”。施州古城总占地面积约0.62平方公里,抗战时期为湖北省临时省会和中共鄂西特委驻地。现有西后街、城乡街、和平街等历史文化街区3处、文物保护单位11处、不可移动文物10处。
胡超文一行先后前往武圣宫、城乡街、施州古城墙城楼遗址、恩施地委恩施县委办公楼旧址、文昌祠、城隍庙等地,详细了解施州古城文物资源现状,与工作人员共同探讨文物保护、老城民房改造、施州古城保护开发与规划利用等工作。
胡超文指出,恩施市是湖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,施州古城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。施州古城依山就势而建,文物资源丰富,是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宝贵财富,也是十分难得的文化旅游资源。在保护、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,要以保护为核心要义,坚持科学严谨的态度,理清历史脉络,传承优秀文化,讲好历史故事。
胡超文强调,要平衡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,眼光放长远,严格禁止破坏古建筑的改造,确保“整旧如旧”,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,以文物活化利用推动文化传承创新,以保护与发展和谐共生使历史文化名城焕发新的活力。要科学合理进行规划,统筹推进施州古城保护开发与民房改造工作,在科学的总体规划下进行全域文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。各级各部门要加强监管,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保护性利用,多方听取公众和专家的意见建议,多形式开展文物保护宣传教育,营造全民文保意识,提高民众文物保护责任感、使命感和文化认同感。
州直相关单位及恩施市主要负责人等参加调研。